1. <dd id="tzwft"><track id="tzwft"></track></dd>
      
    2. <rp id="tzwft"></rp>
      1. 當前位置: 高校人才網資訊職場分享>放棄7年教師生涯,4次考研終上岸!

        放棄7年教師生涯,4次考研終上岸!

        發布日期:2022-10-20 作者:大馬哈魚 閱讀量:175 取消收藏 收藏文章
        【摘要】我就是一個小老師,很忙,很普通也很卑微,漸漸地,我感到教師似乎并不像老媽說的那樣倍受尊重。薪水也不多,要很注意自己的言行,我很累,有填不完的表,開不完的會,永遠刷不到滿級的教育水平考核……


        我是一個"媽寶男",一個很普通的人,88年出生在東北黑龍江煤城雞西市,11年畢業于哈爾濱師范大學數學系,現在已經工作7年了。我身高188cm在東北也算挺高了,但看起來唯唯諾諾的,沒有一點東北爺們兒的粗獷威猛。


        我膽小自卑,自負虛榮,愛炫耀攀比,小時候什么事做不來,總會求助于父母。我的成長路上沒受過什么大的挫折,路線一直都被母親大人規劃得"很好"。


        在家里媽媽是較強勢的那一方,家里經濟條件一般,生活的安定大部分是由她拼來的,覺得媽媽很辛苦,所以我和姐姐從小到大都遵從她做的決定。我在家里是個乖兒,母親為此感到欣慰和驕傲。于是我對這種不知對錯的鼓勵上癮,因為我聽話了就會得到媽媽的贊賞和獎勵。


        我父母在生活中很辛勞節儉,只是為了我和姐姐能有好的未來。我很心疼他們,所以我事事順從父母的意愿,逐漸變成了老媽愿望中的樣子,卻在不知不覺中失去了自己的能動性。


        01.

        得償所愿我當上了教師,但卻沒有想象中的那樣好


        從小學到高考再到本科畢業一切都很順利,大四那年經過母親大人同學的引薦,我有機會進入一所學校面試并通過了我人生第一個單位的考核,來到了北京,拿到了別人引以為傲的北京戶口和事業編制,成了老媽朋友圈里的"別人家的孩子"(小城鎮的人能去北京,可能覺得很厲害吧)。


        在同事談話中每每談起兒子,老媽都特別自豪,看到她神氣而自信的模樣,我也高興了起來,覺得沒有辜負她。老媽認為最崇高無比、最金光燦燦、最牛逼閃電的職業便是人民教師。她的夢想就是站在講臺上,可以"指點江山",掌握學生的"生殺大權"。


        而我真的實現了她的愿望——2011年在北京市xx職業學校成為了一名"光榮"的數學教師兼班主任。



        但我未能像她想象的那樣"指點江山",也沒能把握好每一個學生的未來。我就是一個小老師,很忙,很普通也很卑微,漸漸地,我感到教師似乎并不像老媽說的那樣倍受尊重。薪水也不多,要很注意自己的言行,我很累,有填不完的表,開不完的會,永遠刷不到滿級的教育水平考核……


        工作確實是很穩定,但穩定的工作沒能給我帶來安全感。


        02.

        家長眼中穩定的好單位,卻不一定是年輕人想要的


        尤記剛入職的時候,感覺一切都是那么好,一進校門,我被眼前的校園驚呆了:校園大、教學樓多、學校管理規范,在家鄉從沒見過這么好的職業學校,大門后的屏風上赫然寫著個18個大字:把需要工作的人,培養成工作需要的人。


        我覺得能來到這類型的學校真的太光榮了,有一種中大獎的感覺,真想在這個單位奮斗一輩子。跟我一起新入職的教師一共20人,當時只覺得有些現象很奇怪的,有些事情感覺不是那么得合乎常理,但也沒有細想(可能當時是被興奮主導了吧,眼之所及皆滿是歡喜)。


        進入單位后發生的許多事,我便漸漸明白了當初為何感到奇怪。


        入職第一天,單位組織了培訓,然而第二天就有個剛入職的語文老師離職,我那時心理還嘲笑她放棄這么好的崗位,如今想起來覺得自己比她好笑多了。后來那個語文老師去了某個知名培訓機構當老師,幾年后就升職了,現在年薪是我們的幾倍同時持有股份(現在我認為這是一條打怪升級路線,看當年的自己連一個怪都不配做)。


        每件看似不合理的事總有一個合理的原因——這是幾年后我才得到的結論。幾年后她在北京買了房,然而我還在住學校提供的單身宿舍。


        工作的前三年我一直認為,有什么工作的待遇還能比在體制內的好呢,但最終我發現我想要的得不到,其中的一個原因就是我出生在小城市,父母和我的眼界都太狹窄了,把在老家見到的工作當成是北京最好的了,另外一個原因是被身邊的觀念影響甚深,覺得自己終身從教的思想非常堅固、再也找不到這么好的工作了,諸如此類;初進職場,我被這內外的組合技打蒙了,我到底是做對了還是做錯了?


        進入社會后,我也漸漸明白了,教師的情懷與高尚、母親一直給我傳遞的愿望,都抵不過生活的迫切。我只想解決在北京的住房問題,別的我真的沒心思去想,什么崇高,什么奉獻,什么最光輝的職業,這些名頭在生存面前,一文不值。我只想在這個城市立足,但教師微薄的收入幫不了我,這才是最現實的。


        現在我有一千個理由說服我自己不做中職教師,但我卻沒有一個理由能讓我媽認可我這么做,經常電話里各種勸我,這個職業要做一輩子,我和你爸都是這樣,奇跡的是,每次她都能說服我。



        03.

        "燙手的山芋"竟被我主動爭到


        我們校長常說教職是需要情懷的,談到情懷,就不得不提我帶的第一屆學生了,當時為了能當上班主任,我和一個跟我同樣"積極"的女老師展開了激烈的爭辯,只是因為哪個學科更適合即將報道的新班的班主任(據說我們學校積極的老師在電視劇里都活不過2集,所以工作前還是要先了解單位文化),最后主任說男老師更適合當汽車系的男班主任,開始我并沒有在意其中的玄機……


        學期初期我班孩子們都像個人兒似的,我意氣風發的憧憬著學生的美好未來(帥氣高大的教師形象),遺憾的是這學期我經歷了最"慘絕人寰"的教學生涯,可謂一地雞毛。


        有一次因為某班學生不愛學數學,而我秉著心中的使命感,堅持著教學育人的職責,希望能"感化"他們,而最終,我卻成了這個班的"敵人"。

        無獨有偶,有一次我冤枉了甲學生,下課后,我被那個學生指著鼻子罵傻逼。那次感覺實在受了天大的委屈想哭,轉念考慮到自己一個大高個子哭起來多丟人多窩囊一定不能哭,回宿舍聽了一首歌后竟然哭出來了;

        還有一次晚自習下課后乙學生與別系的一個學生發生了矛盾打架了,但乙學生夸張地和他父親說把他被打骨折了,結果他父親半夜從家里趕到學校,帶著"工具"進了宿舍要找另一個孩子"理論",最后被多名教師和保安同志制止了,當時,給我嚇壞了。自此,乙學生的爸爸在全校出了名,我作為他的班主任也在全校大會上出了名。


        如此種種,類似的事情時有發生。


        而最終讓我精神受傷的是班里的丁同學,他曠課達到開除學籍的標準,這期間每次我都打電話通知家長,家長只是給我每次回句孩子也不聽我的啊,孩子離開校園那天他媽媽覺得是我的原因(認為是我教唆學校領導開除她家孩子),學校才會開除她家孩子,對我說:"于老師你是一個失敗的老師,你應該感到內疚。"


        我沒經過大腦回了一句,"是啊,我覺得我也挺失敗的。"我現在回想,那時我當老師是挺失敗的,感覺沒有一點尊嚴,更像一個服務員。經過一學期我變老了很多,體重漲了20多斤,從陽光小伙變得灰頭土臉,我感到很累,我看不到我職業的前景。



        04.

        被調到北京偏遠山區從教后再次陷入迷茫


        在我工作的第二年,學校迎來職業教育發展的機遇,校長也被教育部副部長接見,校長也一躍成為了炙手可熱的職教名校長,學校進入了史無前例的發展階段,學校要選調一批老師去偏遠農村建設新校區,我主動提出要參與這個項目,并順利地被選為選調對象。


        其實并不是因為我優秀,而是因為沒人愿意去(領導也問過一些同事,他們很多都不愿意去),而我主動請纓,主要是希望得到領導的重用,雖然在去新校地這些老師中選定的一名中層干部不是我,但無論是誰我都為他而高興。


        走在校園,心中莫名有一種失落,回到辦公室看那些老教師還在批作業,基本都四五十歲了,還是那么默默無聞地堅持著,一個月幾千塊,偶爾去醫院開點藥,讓我帶一兩節課。我想有一天會不會我也變成他們那樣?


        我真的害怕了,怕的是不明不白地為他人做階梯,而我什么也得不到卻用盡了青春。一瞬間我心情無比復雜,莫名的覺得自己的路好像越走越窄了……


        05.

        終身從事職教的燈塔被徹底熄滅


        7月的時候又有幾名數學老師辭職了,失落、失望、懷疑、彷徨、百感交集,我的夢真的快醒了。


        由于數學教師的短缺,學校教務處安排了一些非科班出身的教師擔任數學老師,這其中有的老師曾經是學自動化專業出身的(這還算正常的),還有學汽修出身的,還有更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學體育的老師也來教數學了。


        知道這個消息后我的第一反應是,在這所學校里教數學讓我沒有一點安全感與成就感。學生呢?我不知道,可能很開心吧,也許這就是學校倡導所謂的"快樂學習"吧。


        今年9月跟每年一樣,又來了30幾位年輕漂亮的新教師,他們中很多人跟我進來的時候一樣,年輕,有野心,充滿了期待,我不禁想起了當初的自己。


        在我工作的第三年,一次我的一個高中同學跟我打電話要見個面,吃吃飯,老同學好久不見了,于是我們約好了在市里一家快餐見面,聊了幾輪往事過后,開始聊到了薪資,雖然我工作沒有那么順心,但我相信我引為傲的鐵飯碗一定能給我的面子扳回一局,我跟他說:"也沒多少,就是不累,一個月3000多吧。"


        我特別急切想了解當年高考分數和大學都不如我的他,現在到底怎么樣了,像極了我媽在和別人炫耀自己兒子的場景,我記得當年他大學高數還掛了,被調到了他們學校最差的專業—計算機(其實那幾年這個專業崛起了),然而從那次起我就沒再主動在北京約他見面了。


        那天他謙虛的告訴我他現在月薪兩萬五,在互聯網公司做程序員,那天我去了他市里租住的房子跟他聊了一夜,他是如何進入現在的公司的,讓我要追求上進,北京機會很多,我當時真的被驚呆了,刷新了我的認知,可能是自己是個自卑虛榮的臭屌絲吧,每當有想找他聚一聚的想法時,都感覺自己好像低人一等,人家請我吃一次飯幾百塊,而我那時的工資水平請他吃頓肯德基都會想想。


        如果你身邊有這樣的同學請你一定要珍惜,不要覺得人家在炫耀,我覺得這就叫圈子,這就叫資源,他幫我擴大了格局我很感激他,雖然他刺激到了我。


        我突然有種感覺,或許老師是一個應該由更純粹些的人(不會因生活而憂慮)來做的職業,因為有了足夠的物質,才不會為物質而去爭名逐利的教育,相反我的家庭并不富裕更加劇了我的狂躁以及失衡的心理——所以我想轉行,我要賺錢,可是賺錢又談何容易呢?



        06.

        同學給我引路,獨立的種子正在萌發


        就在我人生最迷茫,最彷徨的時候,我得到了第二位同學的幫助,她得知了我的消息很想幫我,建議我利用事業單位穩定的寒暑假準備參加考研。


        2014年中國正趕上科技進入大數據時代,天天看新聞聯播經常宣傳互聯網+,但是我都不太懂,我這位女同學是我大學同學,研究生學的是大數據,她建議我繼續讀數學專業,研究方向上偏計算機,可以考慮大數據人工智能的相關方向,而且這些專業可以充分發揮我本科專業基礎,而且本碩一致將來擇業也有優勢,發展無可限量。


        她說技術一流的大數據工程師年薪百萬,那時候我真的心動了。


        于是我開始了邊學習邊考研,我的命運又有了新方向。但我的基礎基本忘光了,英語單詞記不住幾個了,用APP測了一下詞匯量才2500多,跟我學生水平差不多,但有了夢想,就知道了自己想要什么,就有了無限動力,我兩年里背了三本單詞書,詞匯量一度提升到10000。然而考研的成績是一次次的打擊。


        在第三次考研結束后我與母親商量,如果第四次考上一個學校我就要去讀研了,而且是辭掉編制全職讀,遭到了老媽極力反對,她很失望的對我說,"都30的人了,也沒成家,現在多穩定,沒事別瞎折騰,多好的工作???"


        可能我母親認為,教師的工作她羨慕不已,但如今在我看來,這份工對我沒有什么價值了。我從小在大事上沒有違背過她的意見,可為了我的未來,這次我終于鼓起勇氣的跟她攤牌了。


        我沒有聽她的話放棄考研,在距離考研還有四個月的時候,還把教師編辭了,我失去了生活來源,只能靠原來的一點積蓄,還有每月的2000多元的房貸要還。之后老媽還對我冷戰,但從爸的消息得知她那段時間經常在家無數次的遺憾和嘆息,似乎她曾經的得意和驕傲仿佛永遠也回不來了(在我媽看來,丟了鐵飯碗意味著人就廢了)。


        就在"內憂外患"的幾個月里,我非但沒有失落,還變得更加堅強了,并且度過了這三十年最充實、最緊張、最有希望的一段時光。是的,我堅持了下來,隨后的第四次考研我通過了全國研究生入學考試,最終在2019年上岸一所北京的雙一流大學數學專業。


        出乎意料的是,考試結束后的假期里,在招聘軟件上,我很容易地找到了多份兼職,即使感到有點忙,但讓我做起這些工作的時候滿滿的自信和從容,假期里我希望我能多看幾本書,多學點技能,我發現只有多學習,提升自己,學的知識含金量越高,社會越緊缺,才有可能在這個激烈競爭的社會中分到一杯羹,人才也是符合經濟規律的,其實我們窮人家的孩子,在沒有賺到第一桶金之前,都是靠知識勞動力賺錢的,如果將來完成資本和經驗積累,我會考慮走創業這條路的。


        現在回頭想想,我認可了自己的叛逆,我慶幸沒有辜負自己,沒有選擇認命,為了我還沒見過的未來選擇背水一戰,我相信將來我會有更多的機會來選擇自己的道路,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最后戲劇的是,我媽在得知我考研成功之后,沒有反對讀研,而是全力支持,一如既往的喜歡和朋友談論她的兒子,不同的是,她經常和別人講兒子是研究生了,高材生。我的老媽不再那么強勢和獨斷了,可能她老了,拗不過孩子了吧,又或許是孩子長大了,必須要自己學會獨自選擇,獨自面對了。



        07.

        回想從教這幾年,了解了職場的復雜與自己的卑微


        經過了7年的教師生涯,從無數次想離職到采取行動,經歷四次考研,我增長了很多人生閱歷和經驗,我發現有的行業,不能做就是堅決也不能做,想往上走,不行真的就是不行,全靠運氣,選錯行業真的就是前途一片黑暗。我從小聽了很多毒雞湯,所以讓我變得那么魯鈍。


        有句話在我們單位里傳的很火,要么狠,要么忍,要么滾!極其粗俗簡單的九個字讓我看清中國式職場。我想不是職業教育讓我沒什么成就感,而是這種管理模式讓我自己沒有想繼續做下去的理由了,我總結有這么幾點:


        1.源于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絕望與反抗;

        2.工作中不知道為什么有填不完的表格,參加不完的會和寫不完的總結;

        3.教師的待遇距離滿足我生活的需求還很遠;

        4.事業單位的管理簡單粗暴,晉升受阻;

        5.朋友事業的飛速進步使我不能無動于衷,繼續淡定;

        6.技術含量低,使我未來沒有職業安全感;

        7.一些人事上的原因,使在基層的我看不到未來。


        08.

        說說接下來的打算


        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是勞動力,只要是勞動力就得被"剝削",即使被"剝削"我也愿意成為那個價值更高的勞動力,所以我選擇提升自己。


        進入人工智能時代,會有很多勞動力和高校的專業面臨淘汰,有的工種非常機械死板,沒有任何技術含量,將來勢必會被社會所淘汰,人類經濟的發展就是不斷淘汰勞動力的過程,因此我們要做一個懂技術善創新的勞動者,選擇不容易被其他外行競爭者搶飯碗的職業。


        前幾天看到華為高薪都難請高級研發工程師,讓我看到,難以被其他行業者替代,而恰又是市場急需的人,這類人才是最安全、最值錢的,而我,目前就想做一個這樣的人。


        看到這,如果你認可我說的,我相信我們是同類,同樣想用自己的勞動養活自己,讓我們自己和家人有尊嚴的活著。要強大自己,只有自己有了實力才能幫助別人。我想了想,為什么有時候我總后悔?因為父母為我做了太多決定,無論多么好,于我而言,那些都不是我自己的意愿。


        我要抓住剩下的時光,無論如何要做自己的舵手,哪怕驚濤駭浪,也要無怨無悔!哪怕粉身碎骨,也要獨自面對!因為做自己,才不后悔!


        - 本文選自高校人才網第三屆征文大賽 -


        來源:   高校人才網V(微信公眾號)   本文為高校人才網原創,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高校人才網V”,如需轉載,請聯系獲得授權。
        更多資訊!歡迎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高校人才網官方微信(微信號:Gaoxiaojob)。
        高校人才網
        百萬碩博人的擇業平臺
        高校直招
        5000+單位官方入駐
        簡歷直投
        20W+職位一鍵投遞
        {{checkTextOne}}
        {{checkTextTwo}} {{checkTextThree}}
        + 上傳
        默認此選擇
        + 上傳
        {{checkTextFour}}
        {{successContentUp}}
        {{successContentDown}}
        我知道了
        職位投遞成功
        職位投遞成功

        {{ applySuccessMsg }}

        我知道了
        久久五月草

        1. <dd id="tzwft"><track id="tzwft"></track></dd>
          
        2. <rp id="tzwft"></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