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碩博人才到中小學任教的新聞層出不窮。
以深圳中學為例,2019年擬聘用教師名單中,35名教師均為碩士以上學歷,其中,7人為碩士,11人為博士/博士后;20人畢業于清華、北大,1人畢業于哈佛大學。
高校教師崗競爭激烈,多少人在門外擠破頭,即使進去了也要面對“非升即走”的壓力,而中學卻提供編制。良禽擇木而棲,越來越多高學歷人才選擇到中小學任教。
然而,這些人才心向往之的“鐵飯碗”可能即將成為過去。
近日,寧波市教育局官網發布《寧波市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退出機制實施辦法(征求意見稿)》公告,擬對未能聘任上崗、考核不合格、違反師德或因其他原因等不能勝任(堅持)教學崗位工作的教師,予以退出。
《辦法》將適用于寧波市公辦中小學(幼兒園)在編教師,教師退出渠道包括待崗、轉崗、離崗退養、解聘。
圖源:寧波市教育局 官網
高校取消教師編制,中小學也要實行教師退出機制,教師行業的危機是否要來了,而一旦「教師退出機制」落地執行,對誰影響最大?
01.
「教師退出機制」的出現說明了什么?
事實上,寧波并不是第一個提出「教師退出機制」的。
早在2011年,寧夏就建立了教師退出機制。但有所區別的是,寧夏的教師退出機制主要針對不適合繼續工作的年長的教師。
具體辦法有:3年內工作年限滿30年的教師可以自己選擇退出;距退休年齡不足5年且工作年限滿20年的年齡偏大,長期有病且不適應教育教學工作的教師可自愿申請提前退休。
2017年,安徽也提出要完善教師退出機制:“各地要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以崗位職責為依據,逐步建立以競聘上崗為核心的教師退出機制。”
圖源:臨泉縣人民政府 官網
「教師退出機制」的出現,一方面是為了迎合社會發展需求,教師隊伍質量也要不斷提升;另一方面是由于全國出生率降低,師資需求減少,各地方財政也無力供養過多的教師。
簡單來說,教師隊伍要“少而精”。未來對于教師的要求只會越來越高。
不過,教育改革任重而道遠?!附處熗顺鰴C制」很早就傳出,到現在真正實行的還沒有幾個。
況且就目前而言,「教師退出機制」只適合在發達地區實行,人才資源飽和才有條件講分流;經濟欠發達的地區連人都招不滿,沒有編制,就更沒人愿意去了。
未雨綢繆,一旦「教師退出機制」落地,對教師行業會帶來怎樣的影響?誰會首當其沖?
02.
「教師退出機制」對誰影響最大?
「教師退出機制」看似帶來較大的不穩定性,但個人認為,這對于高層次人才來說反而是好事。
為什么這么說?
在過去,中學教師的學歷要求并不高,以至于到了今時今日,有一批人其實已經跟不上新時代教育發展的需要了。尤其是一些教職老油條,不僅教育水平低下,還任人唯親,將學校管理得烏煙瘴氣。
這些人才是「教師退出機制」下的重點淘汰對象。
而對于名校畢業生、高學歷人才,學校是無任歡迎的。
像廣東實驗中學在2020年設立了全省首家中學博士工作站,一口氣引進了7名博士,其中包括清華、北大、中科大等知名院校。
有人認為這是大材小用,浪費社會資源,但根據校方公布的學生評價來看,博士人才對于教育有著積極作用——
“聆聽了時圣寓老師的講座后,發現與從課堂中感受化學世界中的化學反應與元素等的魅力大不相同,我從藥劑方面感受到了化學世界中放射性藥物化學的魅力?!?/font>
“在魯米諾-過氧化氫化學發光實驗中,黑暗中靈動的藍光在我腦海里留下了難以忘卻的一筆……”
博士人才豐富的知識儲備,將幫助學生開拓視野,同時還能發揮榜樣力量,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不僅如此,「教師退出機制」對青年人才也更友好。
前面提到的寧夏,在建立教師退出機制后,陸續有超過6000名教師提前辦理了退休手續,而他們騰出的編制全部用于補充年輕教師。近10年,寧夏累計補充教師2.5萬余名,教師隊伍平均年齡比10年前降低了4歲多。
有出才有進,「教師退出機制」可以帶給年輕人更多的機會。
最后
「教師退出機制」建立的目的是優化整體教師隊伍,打破教師職業只進不出的“鐵飯碗”狀態,提高教師工作積極性,讓能者居上,劣者淘汰。
話雖如此,出發點是好的,如何施行卻是另一個問題。
網友的擔心不無道理,“非升即走”設立的初衷也是為了優化教師隊伍,但實際執行過程中卻變相成為某些高校壓榨教師的制度。
總而言之,對教師而言,躺平是不可能躺平的了,唯有從個人出發,提高安身立命的本事,才能抵擋住時代中一個又一個浪潮。
同時更希望,教育人事改革能真正以人才為本,給人才機會,而不是“割韭菜式”消耗青年教師們的青春。
▍往期內容
>>《國內讀一個“雙非”博士到底有沒有用?丨高才情報局第50期》
>>《復旦將推出「非升即走」替代計劃,為什么我勸你不要太樂觀丨高才情報局第49期》
>>《“你都博士了,怎么可能找不到好工作?”丨高才情報局第4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