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高校博導,30篇SCI,引用次數高達1300次,中日英三語同聲傳譯……這些標簽都屬于西工大一名年僅35歲的博士生導師李陽。
近日,單身的他登上了相親節目《非誠勿擾》的舞臺,憑借優秀的履歷和睿智的表現引起了網絡關注,也讓大眾了解到科研工作者究竟是怎樣的。
不過,因為條件過于優秀,不少網友都表示震驚:現在相親這么“卷”了嗎?還有人說:確定不是宣傳部讓去的嗎,怕不是研究生招生宣傳片吧……
確實,李陽博士實在是太太太厲害了!據介紹,李陽博士研究的是燃燒學,現在是西北工業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
西工大,是中國首次載人航天中作出重要貢獻的兩所單位之一,在中國的三航(航海、航空、航天)領域,幾乎50%的研究人員都畢業于該校。
再看李陽博士的個人履歷,也相當“硬核”——
- 在日本讀碩士,一邊自學日語一邊做研究,接觸到了燃燒學領域;
- 在愛爾蘭國立大學的世界頂尖燃燒化學實驗室攻讀博士學位;
- 在沙特從事博士后研究,回國后就職西工大(位列國家雙一流、985工程、211工程);
- 發表過30篇SCI論文,近5年被引用次數達到1300次……
正因為這樣優秀的履歷,很多人大為不解:“他為什么會沒有女朋友??”這么優秀的人還會找不到對象嗎?
不好意思,是的。
優秀的人不乏人追,但是優秀的高學歷人才就未必了!
而高學歷人才找不到對象,究其原因不外乎這幾種:
01. 圈子小
在《2021 中國單身碩博婚戀意向報告》中,最多受調研者認為自己沒有脫單的原因是:圈子小,沒機會認識異性。
圖源:理想島 VIP
學歷學位就像一座金字塔,越往上走就越少人,身邊來來去去都是那些人,談何找到合適的人?
這不,李陽博士就選擇跳出原有的圈子,通過相親找對象,不失為一種拓寬社交圈子的方式。
02.難遇到合適的
一方面,對于高學歷人才而言,畢竟自己條件不查,對找對象自然也有一定的要求,這就導致選擇會更小——當然,這并沒有什么不好,愛情需要勢均力敵,彼此匹配才能有共同話題;
另一方面,面對高學歷人才,一般人也會不敢輕易賣出腳步,就連網上言論都有很多覺得“自己不配”的,現實中,敢于爭取的就更少了。
03.沒時間
“學化學的,是沒有時間談戀愛的”,尤其是身為博導,不是在上課就是在實驗室,能跟異性接觸的機會就更少了。
也有女嘉賓提問“在學校當導師是不是時間挺自由的?”
李陽承認了這點,“從學校的規則來說確實是這樣,一個是有寒暑假,一個是上完課之后剩下的工作就是從事科研,你可以自己控制?!?/font>
但同時他也表示,實際上,入職西工大2年以來,他從來沒有在晚上11點前回家。這一點對于伴侶選擇來說或許會是減分項,勸退了有意向的人。
圖源:節目視頻截圖
最后,需要特別指出的是,優秀與否和愛情不存在必然的關系,而高學歷人才也不需要愛情來證明自己。
不過,話都說到這里了,難道你就沒有八卦之魂熊熊燃燒,好奇到底李陽博士最后“牽手”成功了沒有?以及選擇了怎樣的人?
看完結局的我回來告訴你們,答案是——
成功的!
牽手的女嘉賓是一名設計師,雖然專業領域并不相近,但是女嘉賓跟李陽博士在生活處事上卻有相似之處。
最后表達環節,女生為自己爭取了一把,表示生活要自己經營,自己熱愛運動喜歡馬拉松,愿意嘗試更多新的生活方式。
巧的是,奇葩說辯手陳銘評價李陽“(有)一種對生活熊熊燃燒的熱情,喜歡機車,熱愛聚餐;他研究化學,但是他更懂得如何讓自己和學生產生朋友間的情緒反應。留學十年,一邊研究化學,一邊學外語,中日英同聲傳譯也是手到擒來,這不僅僅是一個學者旺盛求知欲和高超學習能力的體現,也是他對自己人生擁有著強大的把控力,他知道自己應該去哪里,學習些什么?!?/font>
不難發現,他們的價值觀是相似的。
正如美國文學家愛默生的經典名言:“說到底,愛情就是一個人的自我價值在別人身上的反映?!?/font>
我想,李陽博士在女生的身上看到自己欣賞的價值觀,正是這種跟自己同樣的對生活的熱情打動了李陽博士吧。
▍往期內容
>>《平臺、薪酬、穩定性……博士就業哪個更重要?丨高才情報局第54期》
>>《為了待遇更好而讀博的人,最后成功的有多少?丨高才情報局第53期》
>>《博士入職“末流”高校與985高校,到底差多少?丨高才情報局第52期》
